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 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A.定向突变 |
B.抗生素滥用 |
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使T细胞提高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升高,使人的免疫力增强,这表明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
A.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降低 |
B.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提高 |
C.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提高 |
D.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降低 |
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
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③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B.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
C.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的一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
D.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间,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
与运动前安静状态相比,马拉松运动员比赛结束时,机体内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由弱酸性变为强酸性 |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
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机体散热量明显大于产热量 |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l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l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