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A2(g) + 3B2(g)2AB3(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该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了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了③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了⒁④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了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了⑥V(A2) 正/v(B2) 正="1/3" ⑦V(A2) 正/v(B2) 逆="1/3" ⑧c(A2):c(B2):c(AB3)=1:3:2⑨ c(A2)=c(B2)=c(AB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H2S通入FeCl3溶液中会产生淡黄色沉淀,继续通则会产生黑色沉淀 |
B.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
C.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常用蒸馏法 |
D.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 |
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6O2,将它与NaHCO3溶液混合加热,有酸性气体产生.那么包括A在内,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A.5 | B.4 | C.3 | D.2 |
下列对有关化学用语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电子式![]() |
B.离子结构示意图![]() |
C.比例模型![]() |
D.分子式C3H8O既可以表示1-丙醇,也可以表示2-丙醇 |
在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将PH=a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10n倍,则溶液的PH变为a-n |
B.等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32-)+ c(H+)> c(NH3·H2O)+ c(OH-) |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CH3COOH溶液至PH=7,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
D.PH=5.6的NaHSO3溶液:c(Na+)> c(HSO3-)> c(H2SO3) > c(SO32-) |
常温时,某浓度的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是1.0×10-amol/L、1.0×10-bmol/L,这两种溶液的PH之和为
A.14-a+b | B.14+a+b | C.14-a-b | D.14+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