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淀粉与KI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加入碘水不变蓝色 B.加入碘水变蓝色
C.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3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 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浓度限值、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M 2.5所指颗粒物大小与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大小相当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O3转化为O2和O2转化为O3过程中均有能量变化
D.反应3O2=2O3有单质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 + Y(g) 2Z(g) △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 /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 =4.0×10-3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 > 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常温下,对pH=10的NaHCO3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分析正确的是

A.c(CO32—)>c(H2CO3)
B.c(Na)>c(HCO3)>c(OH)>c(H)
C.c(Na)+c(H)=c(HCO3)+2c(CO32—)+c(OH)
D.c(Na)=c(HCO3)+c(CO32—)

在探究氨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氨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氨水中含有氨分子。
B.向氨水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说明氨水中含有OH-
C.向氨水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氨水中含有NH4+
D.浓氨水和浓盐酸靠近产生大量白烟,说明氨气与氯化氢容易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