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 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影响 | B.降水影响 |
C.大气环流影响 | D.洋流影响 |
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下题。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 |
①⑤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①③ |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 |
产品需求量大 |
B. |
交通便利 |
C. |
劳动力充足 |
D. |
土地租金低 |
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下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 |
自北向南增高 |
B. |
自西向东增高 |
C. |
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
D. |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 |
海拔 |
B. |
降水 |
C. |
热量 |
D. |
坡向 |
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 |
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
B. |
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
C. |
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
D. |
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 |
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
B. |
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
C. |
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
D. |
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下题。
1.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 | 10时 | B. | 13时 | C. | 16时 | D. | 19时 |
2.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 | 东方 | B. | 西方 | C. | 南方 | D. | 北方 |
3.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 | 9月21~30日 | B. | 10月1日~10日 |
C. | 10月11~20日 | D. | 10月21~30日 |
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 |
副极地低压带 |
B. |
西风带 |
C. |
副热带高压带 |
D. |
东北信风带 |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 |
反气旋、冷锋 |
B. |
反气旋、暖锋 |
C. |
气旋、冷锋 |
D. |
气旋、暖锋 |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 |
中心区,沙尘扬升 |
B. |
边缘区,沙尘扩散 |
C. |
中心区,沙尘沉降 |
D. |
边缘区,沙尘沉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