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Q点大 |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Q点大 |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Q点大 |
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
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 | 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 |
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 | 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
如图所示,竖直墙上挂着一面时钟,地面上的静止的 观察者A观测到钟的面积为S,另一观察者B以0.8倍光速平行y轴正方向运动,观察到钟的面积为S′.则S和S′的大小关系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S > S′ | B.S = S′ |
C.S < S′ | D.无法判断 |
我国将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 |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
C.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方块(可视为质点),系在一伸直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粗糙水平面上,绳长为r.给小方块一沿垂直轻绳的初速度v0,质点将在该水平面上以绳长为半径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后,其速率变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初速度v0较小,绳的拉力可能为0 |
B.绳拉力的大小随物体转过的角度均匀减小 |
C.质点运动一周的时间为![]() |
D.质点运动一周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