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 | B.在对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
| 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的破裂 | 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 |
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 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各有27,00C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
| 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 | 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
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
|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的“针盘”在欧洲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 B.促进了欧洲采矿业的发展![]() |
C.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 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
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下列各项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表现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③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④教会的文化垄断被打破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2009广东理科基础)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
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 A.第一部成文宪法 | B.多党制的议会![]() |
C.总统制 | D.君主立宪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