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欢乐一家亲
题目二:美好一瞬间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不少于600字。⑷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半命题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作文(40 分)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请你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内容健康积极。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班级或师生姓名。

以《××见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篇文章怎样写好呢?我们先读两篇例文。
【例文1】
乘车见闻
  公共汽车上人很拥挤,踩到别人的脚都是常有的事。年轻的女售票员漫不经心地嗑着瓜子,两眼望着车外那个繁华的世界。一会儿转过头来,用鄙夷的眼光望着满车乱哄哄的人说:“挤什么挤,觉得人多回家坐小轿车去!”打量了她一下,从上到下全都是最新潮的流行货,连头发也梳得来个“爆炸式”。
  车到了一站,熙熙攘攘的人们上上下下。上车的当中有个中年人,魁梧的身材,红黑的脸庞,一眼便看出是个乡下人。他提着一只粗大的麻袋,鼓鼓的不知放了些什么东西。他拼命地往车上挤。
  “喂,喂,你这么多东西能上来吗?下去,下去!”年轻的售票员不耐烦地说。“噢,同志,帮帮忙,卖货要赶早,晚了就不行了。”农民打扮的人麻利地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大鸭梨,递了上来。售货员见他如此,也就不说话了。农民终于挤上来了。
  售票员摆弄着售票台上的大梨,忽然转过来冲农民说:“这梨不错嘛,什么价?”农民先是一愣,然后一笑:“噢,这个,您要,再给您几个。”说着又掏出几个梨来,摆在售票台上。这下,售票员可完全“阴转晴”了,与那农民拉起家常来。就连那个农民在车上抽起香烟来,她也没有说——她显然知道,车上是不准抽烟的。
  我看了这一幕,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一个小小的售票员也会来这么一手,更何况什么书记、主任。我感到他们很可怜。
  车又到站了,农民提着麻袋下去了。年轻的女售票员得意地摆弄着几个黄橙橙的大鸭梨。
  汽车拐了个弯,画出了一个巨大的“?”……
【例文2】
开幕式见闻
  十几年的所见所闻也不算少了,然而其中有一件事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不能忘却。
  那是一个阴雨的星期天,雨下得很大。我在家里没什么事可做。我妈妈在体育场工作,她对我说:“有一个运动会的开幕式要在我们体育场举行,你既然没有什么事,就去看看吧。”我听了这话,很吃惊,下这么大的雨,还要搞什么开幕式。我想弄个明白,就跟着妈妈去了。
  体育场看台上人不多,有两三千,主席台上倒坐满了人。听妈妈说,这两三千人还是用钱“请”来的。这种怪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入场式开始了。一队队运动员、裁判员,还有手举鲜花的小学生,在风雨中走着。这些人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特别是那些小学生,可以看出他们在风雨中发抖。而主席台上的人还在慢慢吞吞地“讲话”。
  接着还有舞龙。三条龙跑出来没头没脑地转了一圈,就算是舞过了。
  面对这些,我不禁想到,我们社会上空的事太多了。像这样的开幕式,完全可以不开或改期召开,不要硬搞形式。这种爱“搞空”的作风,应该尽快地消除。
这两篇记叙文,哪一篇好,哪一篇不好呢?应该是头一篇好,第二篇不好。为什么呢?第一篇叙事既完整,详略也合适,中心突出,尤其女售票员的形象及其前后态度变化生动形象,而且结尾含蓄,耐人寻味。第二篇呢,主要缺乏具体的描述,一切都是概括的介绍,而且是事件的原因也交代得模糊,所以中心让人不好琢磨。文章结尾的批评让人觉得太勉强,开幕式是不是“形式”,从本文看来,也很难说。
  接受了上面的经验教训,写一篇《××见闻》的记叙文,700字左右即可。

作文(共60分)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关爱,喜悦,温暖,鼓励……传达的也许是一种关怀,也许是一种态度,也许是一种情怀,也许是一种境界……
请你以“微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注重记叙和描写,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目:微笑

题目: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
要求:①先写出完整的题目。②要求说真话,诉真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作文: 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奇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它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许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种种无形的“山”在成长的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会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光无限。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③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