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 B.恢复工业生产 |
| C.调整农业政策 | D.实行社会救济 |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此举的背景主要是()
| A.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必然结果 |
| B.“一个中国”的原则获得两岸认可 |
| C.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
| D.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 |
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的国际文件,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
|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
|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
2013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侧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
| A.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 |
| B.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企图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
| C.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 |
| D.深刻反思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社会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
|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 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 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