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5日,欧盟各成员国的首脑齐聚德国首都柏林,庆祝欧洲一体化开始50周年。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关键点,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共体成立于两极格局的严重对峙之时 |
B.欧共体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
C.欧洲联盟成立时两极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
D.欧盟的发展延缓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
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
A.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
B.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
C.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 |
D.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
“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 )
A.分封制度 | B.科举制度 |
C.三省六部制 | D.九品中正制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六部 |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
A.秦朝的郡县制 | B.西汉中朝制度 |
C.唐朝三省六部制 | D.清朝军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