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从以物为重,到以人为本;从过去单一注重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从过去的效率为重,积累国家实力,转向公平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简而言之,我们走出了一条由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理念指引的发展道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理念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这体现了( )
A.物质决定意识 | B.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C.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增值税源于法国,20世纪90年代我国借鉴推行征收,它的最大特点是
A.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
B.调节经济的重要税种 |
C.合理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流向 |
D.不受企业盈亏影响,保证财政收入稳定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②提高存贷款利率③减少政府开支④增加货币供应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2008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税收、发展、民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税收带动发展,税收解决民生 | B.民生是发展和税收的前提 |
C.税收促进发展,发展为了民生 | D.先税收,再发展,后民生 |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过去的一年我们提高了中西部地区校舍维修标准,国家财政安排32.5亿元帮助解决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问题;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投入223亿元,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这说明
A.财政具有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 B.财政能够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
C.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功能 | D.经济建设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
据国家财政部报道,2008年1~9月全国财政收入48946.86亿元,同比增长25.8%。但由于经济增速回落,企业效益明显下降,股市楼市持续低迷,第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增加财政收入从根本上说,在于
A.调整分配政策,增加税收 | B.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
C.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 D.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经济形势,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主要依靠
①扩大进口,引进外资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扩大内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④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