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英国的农业生产下降 | B.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
C.工业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 D.蒸汽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 B.分配关系的调整 |
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 D.农村改革的支撑 |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表达需要粮食的愿望,美国愿意认真考虑。实际上中国政府没有主动要求美国政府供粮,只是同美国民间商业机构洽谈进口粮食的可能性。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中国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粮食自给 |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C.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
D.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两国关系 |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反映出台湾当局
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 |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的闸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蒋介石的演讲反映出当时
A.全面抗战开始 |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 D.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