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联合选育的“两优287”,已被农业部专家评为超级杂交稻。该品种填补了我国杂交早稻无国标一级米的空白,解决了我国双季稻产区杂交早稻高产不早熟的难题,较好地协调了熟期、产量、米质等之间的矛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我国双季稻产区的形成说明农业生产具有 ( )
①季节性和周期性 ②地域性 ③非地带性 ④不稳定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成功说明 ( )
A.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越来越强烈 |
B.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
C.水稻的生长已不受地域限制 |
D.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已无足轻重 |
双季稻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土壤 | B.地形 | C.水热 | D.技术 |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各题。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
B.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
C.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
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
A.从甲处到山顶 | B.从乙处到山顶 |
C.从丙处到山顶 | D.从丁处到山顶 |
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
B.②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
C.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
D.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各题。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年降![]() ![]() |
B.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
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 |
D.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
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
B.降水最少处海拔约为1800米 |
C.气温变化与地形有密切关系 |
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 |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右图所示阴影区域内。据此回答各题。
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A.150 mm~300 mm | B.300 mm~450 mm |
C.450 mm~700 mm | D.700 mm~850 mm |
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
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为“资源跨区城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个题。关于图中序号 ① 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
B.①②③中,①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
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
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 |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
从去年入冬到今年春节之后,华北多省无有效降水,山东旱情已达60年一遇之状况。本次旱灾可能导致减产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 | B.春小麦 | C.冬小麦![]() |
D.水稻 |
造成华北地区本次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为地上河,灌溉引水不便 | B.华北平原大部分河流因结冰而断流 |
C.锋面气旋活动异常活跃 | D.反气旋中心位置偏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