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M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可用于判断M地位丁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 )
① 山地走向 ② 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 纬度分布 ④ 降水量季节变化
A.① ② | B.② ③ | C.③④ | D.① ④ |
该地区( )
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
C.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 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 |
对于地球上的“对住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
A.地方时 | B.太阳高度 | C.季节 | D.昼长 |
上海(121°E、31°N)“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1°W、31°N | B.121°W、31°S |
C.121°E、31°N | D.121°E、31°S |
201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为69 079万人,乡村人口为65 6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下表为我国历年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完成题。
时间 |
1949 |
1954 |
1978 |
1980 |
1990 |
1992 |
1996 |
2000 |
2002 |
2006 |
2011 |
城市人口 比重(%) |
10.6 |
15.35 |
17.92 |
19.39 |
26.41 |
27.63 |
29.37 |
36.22 |
39.09 |
43.9 |
51.27 |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反映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A.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
B.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 |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
D.国家对城市建设的日益重视 |
题中材料反映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
B.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
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
下列省区市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肯定超过51.27%的是
A.江苏省 | B.河南省 | C.四川省 | D.青海省 |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据此回答题。城市化的标志是
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建筑密度增大 ④城市数目增多 ⑤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A.①②④ | B.①②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与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特征不相符的是
A.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不断出现 |
B.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落现象 |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 |
D.发展中国家人口仍以从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 |
下图为“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⑤ |
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可能发展为小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地形平坦 | B.气候优越 |
C.资源丰富 | D.交通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