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
A.印度 | B.中国 | C.日本 | D.德国 |
下列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 |
B.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
D.经度不同,其地方时也不同 |
下图中AB弧线是昏线,BC弧线是晨线。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 N,116° E)。图示时刻,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是
A.5时16分,5时 |
B.10时44分,11时 |
C.23时16分,23时 |
D.16时44分,17时0时44分,11时 |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
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所覆盖)。完成小题。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 B.6月1日 | C.7月1日 | D.8月1日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
D.H地比B地降水多 |
B点此时的温度为20 ℃,若只考虑海拔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5.5 ℃,14.5 ℃ | B.22.5 ℃,13.5 ℃ |
C.22.5 ℃,14.5 ℃ | D.13.5 ℃,14.5 ℃ |
上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是
A.101米 | B.198米 | C.298米 | D.601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