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 B.社会制度 | C.生产能力 | D.劳动力短缺 |
1949年,斯大林七十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画以表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 )
A.域中有诗,歌颂伟人 |
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
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 |
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
下面是1950~2010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率变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使美国城市化增长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
B.21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城市化率超过日本,已经跻身经济发达国家行列 |
C.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城市化率总体增长幅度高于世界的增长幅度 |
D.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国家城市化率的对比说明,全球化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 |
舒建中在《美国与1947年日内瓦会议》中说:“‘关贸总协定’机制的规则体系主要体现了美国的政策目标,日内瓦(关贸总协定)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则体现了美国实质性的优势。”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A.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是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 |
B.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
C.关税壁垒的消除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D.“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
1982年里根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概括地说,即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自由发展的规章约束,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里根经济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是( )
A.取消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B.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C.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D.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
1971年10月在联合国大会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虽然美国不断游说,但西方阵营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都投了赞成票,美国控制下的拉丁美洲除古巴、智利外,另有7个国家也投票赞成。这说明( )
A.西方世界三足鼎立 |
B.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 |
C.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
D.中国摆脱了被封锁孤立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