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年间,清朝出现了气象一新的局面,其间维新思想渐渐流传,下列属其观点的一项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技艺也 |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 B.孟子的“性善说”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陆九渊的“心学”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最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
B |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
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
C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
D |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 |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A.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
B.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
C.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
D.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对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B.理智本性与道德本性相统一 |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的权威 | D.完全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