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突变在自然界中具有普遍性,因此对于果蝇这样个体数量很大的种群,突变的频率较高 |
B.突变绝大多数发生在DNA→DNA的过程中 |
C.突变可使某种性状的常态基因转变成病态基因 |
D.突变能引起变异是因为它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 |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功能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轴突末梢能分泌出神经递质依赖于膜的流动性,轴突末梢也可能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该受体也是一种通道蛋白 |
B.膝跳反射需要一种最简单的反射弧——二元反射弧,即涉及两条神经 |
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因为兼有内分泌功能也可以包含在内分泌系统中 |
D.静息状态时,若神经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
当细胞癌变后,它会表达某种特殊的蛋白质于细胞表面而成为肿瘤表面抗原,但此时不能引发免疫反应。只有当部分抗原释放后,并与H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将肿瘤细胞清除。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可能是吞噬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防护作用 |
B.除癌变细胞之外,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甲细胞和乙细胞 |
C.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抗原一蛋白复合物 |
D.癌变细胞在丙细胞的作用下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肠胚的三胚层逐渐分化形成各种器官原基 |
B.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膜和胎盘是在囊胚期 |
C.在胚胎移植时,受体母畜必须经过免疫学检验以防止排斥外来胚胎 |
D.囊胚外表面的一层扁平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发育成完整的胚胎 |
下列与基因工程载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在细菌中以独立于拟核之外的方式存在 |
B.质粒作为载体的原因之一是它为环状,便于切割后与目的基因连接 |
C.载体中的标记基因可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
D.当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时,多种噬菌体均可作为载体,如λ噬菌体和T2噬菌体 |
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
A.浆细胞加工合成抗体 |
B.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
D.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