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细胞内自由水的下列描述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5% | B.与蛋白质等物质相结合 |
C.能够流动和易于蒸发 | D.代谢反应介质或参与反应 |
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A.![]() |
B.![]() |
C.![]() |
D.![]() |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 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A.![]() |
B.![]() |
C.1 | D.![]() |
用15N标记的细菌DNA,在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后,其后代中含有14N标记的新个体与含有15N标记的新个体的比值为
A.3:1 | B.2:1 |
C.1:1 | D.7:1 |
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基因型 |
rr |
Rr |
RR |
灭鼠灵 |
敏感 |
抗性 |
抗性 |
维生素K依赖性 |
无 |
中度 |
高度 |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抗性个体RR∶Rr=1∶1
C.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