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
、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①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对全国人大表述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的所有法律法规都由全国人大制定
③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全国人大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2年某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付诸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这表明该市政府在履行
|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
|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
|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
|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
近年来,我国较大、重大自然灾害频发。每当灾难出现后,中央政府都会采取措施,紧急调拨赈灾物资,拨发专项资金,疏导交通拥堵,修复倒塌设施,支持灾后重建。这些事实直接表明了我国政府在履行
①扩大和完善人民民主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某夜,北京京广中心附近道路塌陷,许多人次日一早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短信,提醒市民绕道而行;春节前,很多市民收到了市政府的拜年短信,叮嘱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规定,注意安全;清明前,市政府又通过媒体提醒扫墓市民注意行车路线、防火和安全。如果要将上述事件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 A.转变职能,政府性质逐渐改变 | B.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加完善 |
| C.重视安全,政府职能日益多样 | D.执政为民,政府权力不断扩大 |
人民要享有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生活,需要一个能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治、珍惜民力的有权威的政府。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某县政府在2006年和2010年召开县长办公会的主要内容及次数统计
| 时间 |
会议 总数 |
会议主要内容及次数 |
| 2006年 |
20次 |
研究招商引资问题 14次 研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2次 研究提供就业信息和改善就业环境问题 2次 集体学习 2次 |
| 2010年 |
20次 |
研究土地利用及征地补偿问题 3次 研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2次 研究公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次 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 3次 研究低保和环保问题 6次 集体学习 4次 |
如果仅从会议内容和次数来判断该县政府的行为,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政府职能的种类明显增加 B.文化职能得到了显著增强
C.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强化 D. 政府依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政府有没有权威的标志
| A.政府的管理是否到位 | B.政府部门是否齐全 |
| C.政府是否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 D.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