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左图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右图为2006年各地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材料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未来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全新增长模式的关注与认同与日俱增。
材料三:欧洲及丹麦轮廓图

材料四: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丹麦GDP增长与能耗
(1)材料一左图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3分)
(2)读材料一右图,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_______,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7分)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丹麦自然地理特征。 (5分)
(4)材料三中的甲地区是芬兰的赫尔辛基,这里有世界著名的手机生产商诺基亚公司,试简述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建立手机生产基地的原因。
(5)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四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9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2是“该地区1976~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 简述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3) 甲是传统工业城市,说出其主导工业部门及其区位优势。
(4) 近20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说出其具体表现。
(5)乙城市计划在P点建一港口,请简要评价该地建港的有利条件。

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2分)
(2)加拿大的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2分)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5分)

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宁附近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西宁是一座具有 2100 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材料三: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
年份
青海省
江苏省
1990 年
446万
6705万
2011 年
529万
7623万

(1)根据材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积温,原因是。(2分)
(2)根据材料三, 青海省与江苏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 (大、小)。
(3)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条件。(4分)
(5)西宁通往拉萨的青藏铁路是铁路工程的奇迹,请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简要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莫斯科时报》报道,俄罗斯政府准备在白令海峡海底修建一条“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将俄罗斯西伯利亚和美国阿拉斯加连接起来。
材料二: “世界局部地区略图”
若某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计划从英国伦敦乘火车直抵美国纽约(图中虚线),对沿途相关地理现象进行考察研究。下面是小明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请你判断小明所说的内容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1)火车经过西伯利亚时看到河流水位普遍较低甚至断流。
是否可信,理由
(2)火车穿越隧道后发现日期比当地早了一天。
是否可信,理由
(3)沿途看到的植被类型没有任何变化。
是否可信,理由
(4)隧道修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否可信,理由
(5)火车经过加拿大南部时发现当地居民正在收割小麦。
是否可信,理由
(6)火车到达纽约后感觉气温比伦敦高。
是否可信,理由

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空白部分代表白昼,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地球上有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4分)
⑵A、B两点此时的地方时分别是时、时,从两地看来,太阳都位于其方向。( 3分)
⑶若图示日期为12月初,则此后至我国春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