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
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
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湿润);③
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
的口罩(湿润);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
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③⑤⑦ |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mol/L,25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值等于7 |
B.当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镁和硫酸铝 |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 + OH_ = NH3↑+2H2O |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当n(FeBr2)=n(Cl2)时:2Fe2++4Br−+3Cl2=2Fe3++2Br2+6Cl− |
C.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当n(FeI2):n(Cl2)=1:1时: 2I−+Cl2=I2+2Cl− |
D.向烧碱溶液中通入CO2,当n(NaOH):n(CO2)=3:2时: OH−+CO2=HCO3− |
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
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 |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 mol |
D.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 mol,则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 mol |
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c(H+)/c(OH-)=1×10—14的溶液中:NH4+、Ca2+、Cl-、K+ |
B.水电离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Fe3+、SO42−、K+、SCN- |
C.在c(H+)=10−14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Na+,AlO22−,CO32−,SO32− |
D.c(OH-)=1×10−14mol/L的溶液中:Na+、K+、Cl-、S2O32− |
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3︰2︰1 | B.2︰4︰1 | C.2︰3︰1 | D.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