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祖先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考古报道:最近在山西芮城的一座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陶罐,里面装有战国时期几乎每个国家的金属货币。这一发现表明:
①商品与财富在不同区域间广泛流通
②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③山西是当时各国货币的主要制造地
④晋国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一位中国哲人所提出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被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称为“首次在世界思想史上明确表达了人民主义革命理论”。这位哲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中国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这是由于两者:

A.推动立法的动力不同 B.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C.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D.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破了世袭特权 C.缓和了社会矛盾 D.奠定了民主政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