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 ,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D.“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
C.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B.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C.列强入侵,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