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B.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就要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根本改革 |
C.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思想运动 |
D.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摒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
“给力”的词义与潮汕方言的“到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B.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
C.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推陈出新 |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
2011年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隆重开幕,奏响了世界青年大联欢的序曲。回答下列各题。这届大运会首创《论语》金句迎大运,推出4000多幅公益广告向海内外大运来宾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 |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D.文化总能给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
这届大运会的理念是“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意味着深圳大运会不会简单重复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模式,而是展现经济特区全新的创意与智慧。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它()
①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源泉
③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居民享受开放成果日益广泛,导致我国面临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加的问题,从而给我国带来了一些国际压力。不过,据2010年9月11日英文《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年内或将持续收窄。对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扩大政府海外采购,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
B.降低进口关税,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
C.扩大劳务输出,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
D.鼓励居民海外旅游购物,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下列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有()
①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②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③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④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