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
B.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
C.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
D.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
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不变,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中心法则”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基因的作用原理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A.环境因素限制了基因的表达 | B.两种均为基因突变 |
C.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 D.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
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对,则由它控制合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最多含有肽健的个数是 ( )
A.198个 | B.398个 | C.400个 | D.798个 |
如果细胞甲比细胞乙RNA的含量多,可能的原因有()
A.甲合成的蛋白质比乙多 | B.乙合成的蛋白质比甲多 |
C.甲含的染色体比乙多 | D.甲含的DNA比乙多 |
信使RNA在翻译过程中,具有模板作用的根本原因是信使RNA()
A.能与核糖特异结合 | B.能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 |
C.有特定的核苷酸结合而成链状 | D.转录了遗传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