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泡菜腌制是我国传统的蔬菜加工方法,腌制的泡菜、酸菜等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但近来科学研究发现,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引发了“腌制食品与人体健康”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45 (1)某人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
46 

A.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47
B.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48
C.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49
D.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50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_______色染料,再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现有实验材料胡萝卜和白萝卜,其中更适合用做实验材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1 (3)某兴趣小组就“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开展了研究。
52 请回答相关问题:
53 ①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分别设计了3%、5%、7%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 ___________ 相同。②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根据此图示的实验结果,你认为用_____________ 的食盐浓度制作的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但要在发酵时间达________________天以后食用才比较适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 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请回答:

注: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G)。
(1)图中所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_______个碱基对对性状影响最小。
(3)①过程需要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_____突变对性状无影响。

下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某正常生理状态的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D代表的物质是
(2)图甲字母中,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3)当图甲中细胞有①过程发生而没有②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若要①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
(4)在乙图中,若a图所示为阴生植物曲线,则阳生植物曲线与其相比,C点应移; C点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可通过__________增大光合作用。由b图可知,40℃时植物能否显示生长现象?__
(5)根据乙图中,若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光强为(填。“A”、“B”或“C”),温度为。并且要用色的玻璃。
(6)将某植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mg/h;30℃时真光合速率为:mg/h。

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图丙为细胞3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接受信号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结构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兴奋传递方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与人体肝细胞相比较,该图丙细胞形态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5) 图丙细胞中构成①的主要物质是     ,其结构特点是        。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存在于(),组成该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6) 图丙中标号⑤参与的形成。
(7)与高等绿色植物马铃薯的叶片细胞相比,它所特有的结构是;而马铃薯叶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

为了解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作实验探究。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2个小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在两个小烧杯中各放人若干粒干燥的萝卜种子,浸泡24h。
第三步:取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盖上培养皿盖,放在22℃恒温箱中培养。
第四步:一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步骤的第三步中“盖上培养皿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浓度萘乙酸对萝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要进一步探究萘乙酸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应该对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方法做哪些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一)为某基因工程中利用的质粒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生素)抗性基因,tctR为四环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下图(二)为几种酶作用于基因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有三种:一是用作切取目的基因的酶;二是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拼接的酶;三是作为运载体的质粒。
(2)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经特定的酶切后的运载体(质粒)进行拼接形成重组DNA,理论上讲,重组DNA可能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运载体和运载体-运载体三种,其中有效的(所需要的)重组DNA是,因此需要对这些拼接产物进行分离提纯。
(3)利用图(一)所示的质粒拼接形成的3种拼接产物(重组DNA)导入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并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拼接产物(重组DNA)是。含有效的重组基因(目的基因-运载体)的原核宿主细胞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_________(能/不能)生长。
(4)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
(5)图(二)中,作用于a 位置的酶是;作用于b 位置的酶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