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时人1846年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对这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耕织分离 | B.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近代企业产生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
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
C.台湾人民“呜啰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 |
D.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
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摺》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这说明李鸿章
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 | 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 |
C.反对向西方学习 | 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部著名的思想文著。它
A.编者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B.体现了中国草书的传统艺术特色 |
C.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 |
D.迈出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A.克己复礼 | B.民为贵,君为轻 |
C.正君心以立纪纲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