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
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 |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 |
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 | 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 B.黄老之学被推崇 |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D.程朱理学的盛行 |
《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
A.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
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
C.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
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
B.正统的孔孟学说 |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
D.儒家学说与权术 |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务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有教无类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存天理,灭人欲 | D.经世致用 |
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
A.荀子 | B.墨子 | C.孟子 | D.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