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 梭伦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3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既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材官(地方预备兵兵种),聚天下兵器于成阳,铸为钟镣,罢为角抵(摔跤).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兵不足用而后发谪矣。其后里门之左,一切发之,而胜、广起。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一》
材料二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使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取消了英王直辖殖民地和业主殖民地的政府形式,实行了民主的、科学的资产阶级共和制;……但是美国独立战争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和奴隶制问题;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材料三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面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故意制造事端,逼迫革命派让步.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公开出面支持袁世凯,对革命派进行恫吓。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多数革命党人屈服了,随后,南北双方达成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府,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且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同“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朱育和等著《辛亥革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的功过。
(2)材料二中“民主的、科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4)上述材料中三位伟大人物对本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功绩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些重大成就?对中国外交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与材材一相比,我国对俄罗斯(苏联)外交政策有什么新变化?〔2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你有何认识?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梭伦
材料四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可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引自罗斯福总统就职时的演说
(1)材料一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在罗斯福担任总统期间,曾于1938年制订《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2)针对材料二中的内容,曾有美国人说这是法西斯主义,也有美国人说这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你的看法是什么?请阐述你的理由?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明确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1)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与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密切相关,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召开时间,(2分)并简要列举出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
(2)在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上,农民游行队伍的彩车上打出了“联产承包好”的标语(见图);在广阔的田野上,八亿农民正满怀喜悦地收获着改革的成果。
请回答: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什么?这一变革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深圳,在1980年前还是一座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而今已成为名扬海外的现代城市,被称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曾为此欣然题词(见图)。
请回答:我国在1980年后,一共设置了五大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四个?(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