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一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BrCH2CH2Br | B.BrCH2CH2I |
C.ClCH2CH2Cl | D.BrCH2CH2Cl |
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含有Ca2+ |
B.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
D.向某溶液中先加稀硝酸,再加BaC1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HCO3—+H+=CO2↑+H2O |
B.铝溶于NaOH溶液:Al+2OH—=AlO2—+H2↑ |
C.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u2++2OH—=Cu(OH)2↓ |
下列属于右边关系图中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是
A.2Na+O2![]() |
B.2Na2O2+2CO2=2Na2CO3+O2 |
C.2KMnO4![]() |
D.Fe+H2SO4=FeSO4+H2↑ |
下列各组实验过程中,现象不是先出现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的是
A.在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地通入CO2 |
B.在FeSO4溶液中不断地滴加NaOH溶液 |
C.在AlCl3溶液中不断地滴加NaOH溶液 |
D.在Fe(OH)3胶体中不断地滴加稀H2SO4溶液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
B.BaSO4不溶于水,故BaSO4不是电解质 |
C.CO2溶于水能导电,故CO2是电解质 |
D.尽管NaCl固体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