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消化 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 ( )
A.①②③ | B.②⑤⑥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10年8月媒体报道印度出现了一种“超级细菌”NDM-1,所谓的超级细菌只是原有的常见大肠杆菌等细胞的突变体。超级细菌和人体肠壁细胞中都存在的结构或物质是
①核膜②细胞膜③内质网 ④ATP水解酶⑤核糖体⑥染色体 ⑦DNA
A.①②④⑤⑦ | B.②④⑤⑦ | C.②③④⑤⑦ | D.②③④⑥⑦ |
下列为某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链。“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UA、GGG
C.这段DNA中的②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
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
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
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已知这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图,图中32P和15N的利用峰值分别表示
A.复制、转录 | B.转录、复制 | C.复制、蛋白质合成 | D.转录、蛋白质合成 |
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的转变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