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
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②美国与协约国集团存在着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③俄国二月革命后继续进行战争 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利益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国务院决定第一目标是压缩基本建设,从这里打开压缩社会需求的突破口,10多位副部长带队工作组开赴全国各地,1.8万个在建项目被勒令停建缓建,仅一年时间,全国投资规模减少近500亿元。这一措施表明我国()
| A.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 |
| B.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
| D.探索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 |
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对亚非欧14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历时72天,行程10.8万公里。这一外交活动()
| A.为中国赢得了重要的国际战略转机 |
| B.是中国推行不结盟政策与和平外交需要 |
| C.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寻求政治声援 |
| D.彻底打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 |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号召全体国民的全部生活(衣食住行等)合乎和体现“礼义廉耻”,使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从而改造社会、复兴国家。这一活动的实施()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B.在于防共剿共、巩固统治秩序 |
| C.克服了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
|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根基 |
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指出,“治国必先立政”,立政的关键“在乎设法用人之得所当”,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能动性遵行而后有法制,有法制而后有国家”。这一思想()
| A.把法制建设提高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 |
| B.符合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现实 |
| C.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指明方向 |
| D.是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思想融合统一 |
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内阁与翰林院)体”诗:思想情感“雅正平和”, 心态陶然悠然,以“施政教,适性情”为目的 ,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这反映了()
| A.拯救封建专制陷入危机的情感 |
| B.诗人缺乏关怀生活与艺术创造的热情 |
| C.对程朱理学和道学家们的抨击 |
| D.复古与追求古代优秀山水诗歌的前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