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 | B.慕尼黑协定签订 |
|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 D.英法坐视波兰 灭亡 |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 C.④③②① | D.④②③① |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历史史实,以下对联和“诗圣”有关的是( )。
|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
下列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形式“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起源于民间,适合于配乐演唱 |
| B.宋朝开始出现,它体现了中国世俗文化的发展 |
| C.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
| D.南宋时期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 A.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
| C.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 D.质朴的现实主义 |
姚芒父曾说:“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以下作品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