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上内容共同表明国家
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②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③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在所邀请的代表中,有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也有企业界代表和工人、农民等基层群众代表。这反映出
①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②人民享有的权利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④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了
A.我国的政体 | B.我国的国家性质 |
C.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D.我国的阶级力量 |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写“A”,错误的写“B”。)从本质上讲,国家是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的春联增添了新春的喜庆。春联要求上下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从哲学上看,春联的编写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B.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 C.对立中的和谐统一 | D.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
从植物成熟的周期,到太阳周而复始的轮回;从对季节更替的全程关注,到对播种与收获的适时测度……我们的先祖探索着自然运行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安排农事和生活,也创造了“春节与年”的文化。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