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 | B.③和② | C.④和② | D.④和① |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势高低差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目前,中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京、河北等地地下水开采总量占总供水量的50%以上。回答小题。北京、河北等地地下水使用量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处半干旱区 | B.河流落差大,流程短 |
C.地表水污染严重 | D.降水集中,雨季较短 |
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利于地下径流得到稳定补给的是
①山区封山育林②坡度较小的丘陵修筑梯田
③农田采用滴灌技术④加固河流堤防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结合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小题。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A.河流径流量增大 | B.地下水位上升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气温年较差减小 |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湿地面积萎缩 |
B.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 |
C.河流改道,湿地水位下降 |
D.开垦湿地,耕地面积扩大 |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小题。
2000年 |
2004年 |
2008年 |
|
煤炭 |
83.43% |
86.51% |
89.99% |
石油 |
16.23% |
13.23% |
9.84% |
天然气 |
0.34% |
0.26% |
0.17% |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特征是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
B.工业企业技能改造严重滞后 |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 B.水稻种植业 | C.混合农业 | D.乳畜业 |
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B.培育良种 |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D.改良土壤 |
2012年2月,济宁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近年来,济宁市大力推广屋顶绿化,现有屋顶绿化面积已达到6万平方米。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减少城市噪声和光污染 |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
D.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