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组成。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四折之外有时可以加一两个楔子。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他们俩和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
B.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小说趋于成熟,到宋代传奇小说衰落,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
C.骈俪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 ,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这种文体,讲究对仗,平仄,多用典故、注重形式技巧.有时不免于华而不实。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则是一篇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骈俪文。 |
D.明清传奇的主要作家、作品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洪昇的《长生殿》,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是万能的,无缺陷的。它由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来进行自发的调节。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就是说从价格形成到信号反馈再到产品产出效应,有一定的时滞。
作者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的“缺陷”是( )。
A.自发性和盲目性 | B.滞后性和调节性 |
C.自发性和滞后性 | D.竞争性和调节性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文学家在克隆一个时代横断面风景线的同时,克隆了自己人生的风景线。品察他们的克隆有双重意义:一是品察在时代变幻中凸现的人文景观,二是品察他们在时代场景中自身的人格取向。
这段文字所表明的中心是( )。
A.文学家肩负着反映时代和展示人生的双重任务 |
B.表现时代和展示人生,是文学创作的双重目的 |
C.欣赏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了解文学家们的社会人格 |
D.欣赏文学作品有认识时代和文学家人格的双重意义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惟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
A.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
B.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
C.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
D.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鲁迅和青年们谈话,不爱用教训口吻,从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鲁迅对青年的教导,与众不同,追求一种独特的方式 |
B.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宽容大度,启发他们自己觉悟 |
C.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善于引导,鼓励他们弃旧图新 |
D.鲁迅对青年的教导,讲究形象性,启发他们明辨是非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胚胎组织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充分,对外界刺激反应较慢,如果将胚胎组织注射到受外伤的成年人体内,可有效防止伤口疤痕的形成。成年人血小板中的一种生长因子可加快伤口愈合,研制具有抑制这种生长因子作用的药物,在伤口出现12小时内,将该药物敷于伤口部位,伤口愈合后亦无疤痕。
关于上述两种医疗措施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对外界刺激反应较慢 |
B.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改变自然愈合的状态 |
C.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处血凝速度明显降低 |
D.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的愈合过程相对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