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两匹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种马交配,所生小马一定能继承“双亲”的特征,不仅跑的快,而且耐力持久。 |
B.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
C.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的进程。 |
D.对于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向外排放转基因细菌等必须严加管制。 |
下图1表示某水池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关系;图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某种专食浮游动物的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则图1中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剩下的为丙种群 |
B.若在第10年时调查图2中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只 |
C.在图3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甲→乙→丙→丁 |
D.在图4中,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 |
下图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细胞通讯方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调节肝细胞生命活动的方式属于体液调节 |
B.A图中的激素不一定是起降血糖的作用 |
C.如果B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1应该属于传入神经,靶细胞属于效应器 |
D.2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在靶细胞内被分解 |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
B.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
C.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代表的生物中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动物 |
D.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型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是化能自养型细菌 |
农民不断的清除田间杂草,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保持生态平衡 |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
C.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 | 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
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 B.一定能固定CO2 |
C.都与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有关 | D.一定是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