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关,具有爱国性质 |
B.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
该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该图反映的背景是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
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抗衡 |
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