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上述“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清乾隆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视察西藏时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糜之足矣,召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于上述政策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在边疆地区推广农耕经济 | B.尊重边疆地区的生活风俗 |
| C.对少数民族采取歧视政策 | D.采用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 |
汉人有吃狗肉的习惯,但是《齐民要术》却没有提屠狗及烹饪狗肉的技术,其原因可能是
| A.北朝战乱频繁,北方犬类动物濒临灭绝,成为保护动物 |
| B.北方游牧民族敬狗,受其影响,黄河流域居民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
| C.东南之人食水产,所以《齐民要术》没有提屠狗及烹任狗肉的技术 |
| D.《齐民要术》主要记载农牧业生产技术,不记载食品加工技术 |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
1964年西安市三桥镇出土的“高奴禾石铜权”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制定法律,中国进入法治社会 | B.嬴政确立了皇帝称号 |
| C.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 | D.秦统一了度量衡 |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
|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