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崇拜对象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 崇拜 对象 |
科学家 |
时代 英雄 |
娱乐 明星 |
体育 明星 |
自己 |
反面 人物 |
无 |
其他 |
| 人数(人) |
30 |
18 |
79 |
44 |
3 |
4 |
9 |
13 |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迫切需要
A 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B 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和行为
C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今社会思潮
D 提倡思想多元化,反对以某种意识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上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曾抱怨说:“如果我想给欧洲打电话,该打给谁呢?”2009年11月19日,欧盟领导人举行特别首脑会议推举出了欧盟历史上的首位“总统”和“外长”,从而破解了基辛格的“世界性”难题。这意味着()
| A.欧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 |
| B.欧盟能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 |
| C.欧盟的一体化进程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
| D.欧盟实现了一个声音说话,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欧盟国” |
在法国,总统权力虽然很大,但也受到很多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包括 ()
①议会可以通过
限制政府行为制约总统②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
③总统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总理副署
④总统制定的重要政策要经总理同意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观察图阴阳鱼太极图,你认为其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哲理有()
| A.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
| B.发展是事物周而复始的变化 |
| C.世界的本原在于阴阳二气 |
| D.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
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这里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
| C.只见运动不见静止 | D.只 见静止不见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