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 A.重工业 | B.轻工业 |
| C.农业 | D.军事工业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 B.组织了人民公社 |
| C.实施了“一五”计划 | D.发动了“大跃进” |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 B.实业救国思潮在社会上兴起 |
|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部门的是()
| A.纺织业和造纸业 | B.纺织业和面粉业 |
| C.造纸业和化工业 | D.冶金业和面粉业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 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
| C.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 D.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 A.明清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 |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
|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 D.洋务运动的诱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