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为这首诗选个合适的标题

A.日寇投降 B.甲午悲歌 C.珍珠港祭 D.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证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的描诉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罗斯福说过:假如没有中国抗战,假如中国被打败,你想有多少个日本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抗战和以后必然到来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认识到中国抗战的重要性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B.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受到日本巨大威胁
C.中国抗战遭遇到了空前严重的困难
D.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以牺牲中国为代价

下图为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在七七事变后所作的
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的两人都是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