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水平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A国家城市化最后出现了 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由城市向郊区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_____ 。
材料一:2010年恰逢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双边贸易突破5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修建一条连接中印两国间“跨国通道”成为发展贸易合作的迫切需要。
材料二: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西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军事运输公路,打破了日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陆上国际封锁,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图为史迪威公路示意图。
在2010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上,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以165.17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2010中国企业500强第358位,较上年的418位提升60位。
(1)重修史迪威公路在自然方面将面临哪些困难?
(2)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和印度的传统行业,两国发展纺织服装行业共同具有的优势是什么?
(3)修建中印两国间“跨国通道”对昆明钢铁集团的发展有何意义?
(4)图中东北部有闻名于世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此三江是 ,形成三江并流的地质原因是。
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图为我国东北部、辽东半岛附近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归纳甲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试从海陆位置、地形两方面分析A、B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形成原因。
(2)简述甲图中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3)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图乙,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4)试分析C地江河干流航运条件。
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加剧,入湖泥沙多;人为大规模上。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性特征。
(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和方面更具优势。
(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
左图为"北京市简图",右图为"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城、顺义、平谷三地,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原因主要有。
(2)"生态发展带"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生态维护的同时可主要发展业和业。
(3)简要分析"二产发展带"布局在东南部的原因
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优势条件是;不利影响主要是。因此,加强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