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亚农业和河流汛期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
A.东北季风 | B.东南季风 | C.西北季风 | D.西南季风 |
《大众科技报》2008 年 1 月 15 日报道:挪威能源集团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绿色能源——海洋渗透能。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力推动涡轮发电机而获得的能源。结合挪威局部地图, 回答20-22 题。图示区域的海岸类型是
A.基岩海岸 | B.砂质海岸 |
C.淤泥质海岸 | D.生物海岸 |
海洋渗透能发电厂最佳的区位应选择在
A.人口密度大的沿海城市 |
B.风平浪静的海湾中 |
C.江河入海口处 |
D.盐度大的海湾中 |
挪威利用海洋渗透能的天然优势是
A.有雄厚的石油工业基础 |
B.有稠密的河网 |
C.有众多的内陆湖 |
D.有漫长的海岸线 |
读等值线图,回答18-19题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大洋表面盐度分布,等盐度线弯曲是洋流影响所致,则流经海区的洋流性质类型和分布规律是
A.暖流、大陆西岸 | B.暖流、大陆东岸 |
C.寒流、大陆西岸 | D.寒流、大陆东岸 |
若该图表示某区域等温线,且a<b<c,则该等值线弯曲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洋流 | B.地形 | C.海陆分布 | D.纬度 |
下列关于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底扩张依据之一是海底岩石年龄较轻,且在洋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 |
B.上升的地幔物质在海岭开裂处冷凝形成新地壳层,并不断向两侧推移 |
C.岩石圈被不同的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 |
D.板块漂浮在硅铝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
读某大洲(局部)图,回答15-16题。图中航线是世界繁忙的运输线,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
A.稻米 | B.铁矿 | C.石油 | D.木材 |
能反映Q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的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回答12-14题。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A.赤道逆流 |
B.西格陵兰暖流 |
C.北赤道暖流 |
D.北大西洋暖流 |
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A.引发赤潮 | B.旅游业遭受打击 |
C.降水增多 | D.农业遭受打击 |
目前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监测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