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則亊异’。”这反映了

A.韩非的“变革”主张 B.孟子的“仁政”学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最大的消极影响是

A.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B.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C.压制了进步思想的出现
D.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所指的制度应该是

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元代的省制

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中书省  D.枢密院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被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