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商业资本发展程度较高 |
B.日本的商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
C.商人成为幕府统治的社会基础 |
D.日本统治者重视商业和贸易发展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 B.西汉的白渠 |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 D.汉代治理黄河 |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B.黄牛过河各顾各 |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 D.小满芝麻芒种谷 |
欧盟的形成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加剧 |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完成者”。这三种主要思潮来源于哪三个国家
A.英、法、美 | B.英、美、德 | C.英、法、德 | D.法、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