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侵蚀作用中的溯源侵蚀,是河床深切作用逐渐向河流上游方向发展的过程。图为某
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水文和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L3、L4为河流 |
| B.L3是L1河与L2河的分水岭 |
| C.L3河落差最大 |
| D.L4河水流较急 |
若图中河流侵蚀作用不断增强,则未来可能出现的是
| A.山地一定变得更低 |
| B.分水岭与河谷之间的高差变小 |
| C.L3附近的等高线将逐渐向南凸出 |
| D.L4河与L1河连成同一水系 |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 类型 |
箭竹及灌丛 |
阔叶林 |
旱地 |
水田 |
石砾地、裸地 |
高山灌丛草甸 |
| 比重(%) |
28.90 |
25.30 |
10.40 |
3.10 |
5.70 |
0.01 |

该水源地位于
| A.长江三峡谷地 | B.青藏高原 | C.汉江谷地 | D.江南丘陵 |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1-2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 |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 B. |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
| C. |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 D. | 内蒙古大草原 |
2.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知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 A. | 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
| B. | 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
| C. |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
| D. | 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
|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
|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
|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
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
|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
|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
|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