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 B.图1的比例尺大于图2 |
| C.甲地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比乙地远 |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较乙大 |
有关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少 | B.甲地海拔高,乙地海拔低 |
| C.甲地所在省区年太阳辐射强,风能资源丰富 | D.乙地所在省区地表崎岖,水能资源丰富 |
甲地所在省区局部地区出现岩石大面积裸露,主要原因是
①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加强 ②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气候干旱少雨 ④植被破坏严重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据此完成25~26题。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A.4时 | B.8时 |
| C.2时 | D.14时 |
此时,B点位于
| A.晨线,昼长8小时 |
| B.昏线,昼长8小时 |
| C.昏线,夜长8小时 |
| D.晨线,夜长8小时 |
下图中大圆表示夜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B为北京市,OB距离约为2220KM,据此回答23~24题。
图中C点的坐标为
| A. 70°S, 64°W | B.70°S,116°E |
| C.20°S, 30°E | D.70°S,150°W |
在赤道上东半球白天的范围为
| A.20°W向东至160°E | B.20°W向东至26°E |
| C.26°E向东至160°E | D.20°W向东至154°E |
读沿某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当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回答21~22题。
该图属于
| A.北美洲沿35°N所作 |
| B.澳大利亚沿23°26′S所作 |
| C.非洲沿23°26′S所作 |
| D.亚洲沿30°N所作 |
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 B.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
| C.全年炎热干燥 | 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
读下列四幅国家轮廓图,回答19~20题。
上述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
|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
|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
| D.丁国是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 |
读下列两幅区域图,回答17~18题。
甲、乙两图中的水域分别是
| A.里海黑海 | B.黑海咸海 | C.里海 波斯湾 | D.波斯湾 地中海 |
图中①点位于②点的什么方向
| A.东北 | B.西南 | C.西北 | D.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