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有人对“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规律”装置进行了改变,
在装置两侧都装上完全相同的斜槽A、B,但位置有一定高度差,白色与黑色的两个
相同的小球都由斜槽某位置静止开始释放。实验后对照片做一定处理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如图所示的
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根据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 m/s2)
A.闪光间隔为0.1s
B.A球抛出点坐标(0,0)
C.B球抛出点坐标(0.95,0.50)
D.两小球是从斜槽的相同位置被静止释放的
为测量“12 V 5 W”的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12 V,内阻不计;
电流表:量程0~0.6 A、0~3 A,内阻约为0.2 Ω
电压表:量程0~3 V、0~15 V,内阻约为15 kΩ
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加在小电珠上的电压可从0开始调节.
(1)以上四个电路图你认为最合适的是______。
(2)在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可选_____。
(3)某位同学测得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某次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为0.40 A,此时小电珠的实际功率为_____W。
若测得某一物体质量m一定时,a与F的有关数据资料如表所示:
a/m·s-2 |
1.98 |
4.06 |
5.95 |
8.12 |
F/N |
1.00 |
2.00 |
3.00 |
4.00 |
(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a-F图象.
(2)根据图象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_______.
(3)若甲、乙两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后得出如图所示的a-F图象.试分析甲、乙两同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________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如图乙中读数为__________mm。
(2)采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最后由公式ρ=_____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他将一条形磁铁放在转盘上,如图甲,磁铁随转盘一起转动,另将一磁感应强度传感器固定在转盘旁边,当转盘(及磁铁)转动时,引起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周期性地变化。经过操作,该同学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如图乙的图象。
(1)在图像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圆盘转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_______。
(2)圆盘匀速转动时的周期是 s。
(3)圆盘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是 rad/s。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⑴给岀的实物图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全实验电路;
⑵接好电路,合上开关瞬间,电流表指针 (填“偏转”或“不偏转”);
⑶电路稳定后,电流表指针 (填“偏转”或“不偏转”);
⑷根据以上实验可得: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