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A.一般在中小城市中表现最突出
B.在发展中国家暴露的最早
C.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D.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解决的最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B.②——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C.③——城市人口比重 D.④——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未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海蓬子是生长在海滩、盐碱滩涂沙地,有梗无叶的绿色植物,生长期约220天,其中有50~60天可以保持青嫩鲜绿芽茎。读下图,完成题。

图示M、N分别代表

A.烹饪、油脂 B.粉碎、油饼粕
C.制衣厂、油脂 D.纸板厂、油饼粕

海蓬子芽上市的时间可能是

A.8~9月 B.6~7月 C.4~5月 D.1~2月

下列两图分别是我国某地1976与2008年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图。完成题。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最可信的是

A.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的混合农业
B.人口数量明显增加
C.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主导因素是交通的发展
D.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2008年与1976年相比,该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反映出
①荒山主要转变为林地②水稻田面积变化最小
③麦田主要转变为苹果林④牛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④ D.② ③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回答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
量(mm)
地表径
流(mm)
地下径
流(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

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导致的变化的说法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地下水位的上升---径流总量增多
B.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气温较郊外低
D.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增大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